易經(jīng)云:“滿招損,謙受益。”這句訓誡一直是我的座右銘,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,越謙虛的人越安全,做這樣的人才可以成大器。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謙虛也是一種明智之舉,我們只有真正認識了自己,才能讓自己變得謙虛,它會指引我們走上一條光明大道。

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,他的學生無數(shù),著名的就有72人,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,換做一般人恐怕早已經(jīng)驕傲自滿了,但是孔老夫子依然大聲疾呼:“三人行必有我?guī)熝?rdquo;,可見他老人家是多么的虛懷若谷啊,他的思想之所以綿延千年,謙虛的品質(zhì)占有重要地位。
我們的好總理周恩來同志,一生謙虛謹慎,平易近人,有一次到上??疾?,與電影演員們會面,在親切交談中,有同志熱情地向他建議:“總理,您給我們寫一本書吧!”可周總理回答說:“如果我寫書,就寫我一生中的錯誤,讓活著的人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。”

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,不但才華橫溢,而且廣招門生,喜歡用談話啟迪青年智慧。每當人們贊嘆他的學識淵博,智慧超群的時候,他總謙遜地說:“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。”揚名于世的音樂大師貝多芬,謙虛地說自己“只學會了幾個音符”。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自己“真像小孩一樣的幼稚”。由此可見,謙虛可以使我們走得更遠、更長、更穩(wěn),以此與諸君共勉。